全国服务咨询电话
0523-81565111NEWS
新闻中心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取得突破,国际制造强国纷纷布局和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本国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全球制造业创新生态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制造业格局加紧重构。与此相应,各国正在加紧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国际制造业知识产权博弈空前复杂激烈。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TPP协议中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规则的国际主导,并在全球范围内聚合创新资源,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前瞻布局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合力推动制造业创新网络,强化知识产权的协同运用,抢占制造业国际竞争制高点,争夺制造业国际竞争规则主导权。
为巩固和扩大知识产权优势,发达国家对我国制造业的知识产权运用日渐深化,通过多边、双边框架下的知识产权问题不断对我国施压,知识产权成为每年商贸谈判的重要议题。不少发达国家动用多种公共资源对我国制造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技术等开展知识产权监测、调查,针对我国制造业的知识产权摩擦高发、频发。
策应发达国家的举动,跨国公司运用知识产权延缓我国制造业创新进程,挤压我国制造骨干企业创新发展空间的行动进一步升级:一方面跨国公司联手专利运营公司不断扩大专利战略基金规模,广泛收储我国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的专利;另一方面与专利运营公司联手阻扰我国企业的国际战略收购与并购,并不惜滥用专利权消解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动力。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步发达国家后尘,在知识产权国际布局、知识产权许可转让、出口产品海关审查等方面加强了对我国制造业的知识产权限制,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竞争正面临前有发达国家“老虎”、后有新兴发展中国家“追兵”的双重压力,我国制造强国建设面临的知识产权形势异常严峻。
强化制造业知识产权运用
异常激烈的国际制造业竞争中,知识产权运用常常“一剑封喉”,至关重要。美欧日等制造强国不断强化和扩展知识产权运用优势,占据制造业竞争制高点。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运用的后发劣势日益显现,低端锁定风险与日俱增。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急需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知识产权协同运用能力,突破低端锁定困局,抢占国际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一是迫切需要增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支撑能力。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是知识产权运用的基础和前提。2015年,我国专利申请量为279.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0.2万件,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匮乏,能够有效支撑制造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的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严重不足,一些制约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国外。数据显示,总体上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80%的石化装备、70%的胶印设备、轿车制造装备、先进纺织机械依靠进口,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依靠进口。从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的申请情况来看,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之中,光学、发动机、运输、半导体、基础通信程序、音像技术、医学技术等7个领域我国与国外差距巨大,特别是在光学和发动机领域,2015年国外在华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为国内的1.6倍和1.5倍。从维持10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来看,国外在华专利拥有量是国内的2.2倍,运输领域达到了6.4倍。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运用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的有效支撑和保障。
二是急需培育领军企业,加强国际知识产权战略布局。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是国际产业竞争主导权竞争的重要利器,其重要途径是PCT国际申请。一国企业通过PCT进入多个国家申请专利的数量、类型和结构,是专利权领域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和国际专利布局与拓展能力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在1995年至2014年全球PCT国际申请50强企业中,美国17家、日本14家、德国7家,且其专利覆盖计算机、基础材料、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数字通讯等多个产业;我国企业仅华为和中兴2家,专利覆盖只有数字通信产业。美、日、德等制造强国企业极为重视国际专利布局,国外专利授权通常占全部专利授权比重的50%以上,而我国企业这一比重长期徘徊在10%以下,国际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差距巨大。
三是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产业化推广与应用缺乏强有力的统筹推进机制。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产业化推广与应用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实际推进中因缺乏强有力的战略推进机制,屡遭梗阻,步履艰难。如为打破美国杜比标准对我国音频产业的垄断,产业主管部门和广东省合力支持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标准DRA音频标准早在2007年就研制成功,并促使美国杜比标准大幅降低在我国的专利许可收费,但DRA标准产业化推广与应用仅在广东等极为有限的区域范围内取得了“点”的突破,尚未实现“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且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因缺乏强有力的跨地区、跨部门统筹推进机制而陷入困境。我国音频产业的产业链高端由此仍然被国外跨国公司牢牢掌控和垄断着。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单纯依靠产业主管部门或者某一地方政府,已难以实现,亟待从国家战略层面跨地区、跨部门、跨界别聚合资源,构建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产业化推广与应用协同推进机制,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国家意志得到统一贯彻和有效实现。
破解制造业知识产权难题
如何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升级中国制造,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筑牢制造强国建设的知识产权根基,已经成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是加强战略统筹与协同推进,有效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产业化推广与应用。适应全球制造业竞争赛场转换和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的战略统筹,着力突破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产业化推广与应用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产业化推广与应用的长效推进机制;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10大领域以及“互联网+”的关键环节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基金,组建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面向重点产业国际竞争需求,收储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反制、遏制跨国公司对我国重点产业的专利收购和专利滥用;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推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支持行业组织、产业联盟跟踪、研究和发布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的态势,指导和支持我国企业协同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占据产业和技术变革制高点。同时还要加强制造强国建设知识产权政策的顶层设计,协同推进知识产权政策与创新政策、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政策措施的衔接融合,集成和聚合各类知识产权资源,着力推动技术研发、知识产权运用、标准化、质量品牌建设、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应用融合发展。依托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众创空间,建立联合防卫、风险分担、开放共享的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机制。
二是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工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积累与战略储备。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端制造业重大科技计划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等,力争在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积累和储备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当务之急是要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以及“互联网+”的关键环节增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的知识产权主导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有效积累和储备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构筑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知识产权积累与储备能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积累和储备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知识产权。组织重点行业研究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面向国际制造业国际竞争需求实施重大关键技术、工艺、关键零部件和先进基础制造件的知识产权战略储备,形成一批产业化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以此为基础有效运用专利、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等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构建关键共性技术保护体系。
三是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培育知识产权布局领军企业。结合《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的实施,分类分领域地培育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领军企业,拓宽我国制造业海外专利布局的产业覆盖面。鼓励和支持已经“走出去”或即将“走出去”的制造业企业加快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形成产业控制力和主导力。支持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适时将核心技术申请基本专利,加强标准必要专利的积累与应用,形成具有产业影响力的关键技术标准,增强我国骨干企业前瞻布局国际专利的能力,抢占国际制造业竞争高地;支持跟随型企业跟踪分析国际专利实力强的公司的基本专利,引导其围绕基本专利申请大量应用层面的从属专利,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有效构筑有控制力的外围专利网,突破国外专利包围;鼓励和支持集成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国外基本专利基础上开展二次研发,形成新的有控制力的基础专利,控制国外基本专利产业化的一些关键环节和领域,与国外企业的基本专利形成抗衡之势,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主导能力。颠覆了传统建筑方式的建筑工业化,被公认为建筑行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政策及市场需求的引导,令中国建筑工业化迎来“黄金发展期”,但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产业化领域,则仍有“瓶颈”亟待突破。
15日闭幕的上海国际建筑工业化及先进建筑技术展览会,围绕“体系多元化、施工标准化、内装工业化”的核心,全面展示了全球建筑工业化的最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除了500多家知名展商,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8间ihouse实景样板房。从仅用26天吊装完成的10层五星级酒店,到藏身于集装箱内的移动小屋,再到预制装配化率100%的民族风情度假屋,都引起了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浓厚兴趣。
面积突破4万平方米的展会,折射着建筑工业化在中国的良好发展前景。
作为目前主流的建筑生产方式,现浇系统普遍存在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有隐患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资源严重短缺的背景下,这种传统建筑方式亟待更替,建筑工业化成为必然选择。
今年3月,国务院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十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80%。9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国建筑工业化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在业内人士看来,建筑工业化不仅有助于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质量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也有利于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一些企业多年前已开始着手布局。在这次展会上,中集集团、千城绿界集团、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携旗下案例亮相,和能人居科技集团则推出了装配式内部装修系统解决方案。
快速成长的中国建筑工业化市场也吸引着“老外们”的目光。澳大利亚模块化建筑行业专家朗达·卡萨里迪斯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盟优必(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用26天工期为新加坡樟宜机场建造的皇冠假日酒店项目,成为此次展会的看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与商业建筑相比,建筑工业化在住宅市场的应用显得较为滞后,各地已经建成的装配式住宅大多为保障房项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工程中心总工程师杜育科坦言,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体系相比,工业化体系尚不具备成本优势,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在商品住宅市场的大规模推广。而建筑工业化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和验收等标准体系尚未完善,成为制约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近年来各地针对住宅产业化相继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涉及建筑面积、建筑成本、税收财政等多个方面。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则将“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列在八项任务首位。
“未来,随着成本的逐渐优化,以及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标准规范体系陆续出台,住宅产业化有望迎来十到二十年的蓬勃发展期。”杜育科说。